居民数字身份互认 “长三角人”共画民生“幸福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居民数字身份互认 “长三角人”共画民生“幸福圈”
收藏 0

自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加强政策协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一项项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制度创新不停涌现,让百姓共享一体化发展红利,更有获得感。

近日,安徽合肥市民徐女士带着五岁的儿子来到南京市建邺区警务办证大厅进行身份证申领。15分钟内,徐女士就顺利拿到了儿子的跨省通办居民身份证领取凭条,20个工作日后就可以领取孩子的身份证:“我们在南京已经居住了七年了,我们那边派出所民警打电话说,来这边办小孩的身份证。本来以为要回家办理,因为我们回家一趟也比较不方便,还要开个车或是坐高铁,带着孩子跑来跑去也麻烦。”

此前长三角区域只在换领补领身份证业务上实现跨省通办,首次申领身份证的居民仍要回户籍所在地办理。但从今年10月20号开始,长三角区域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12月1号起,长三角区域还将全面实行跨省通办政策。

如今,信息聚合让长三角城市间居民数字身份互认,逐步实现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的打通,为“长三角人”提供跨城跨行业服务。

上海医疗资源丰富,是江苏吴江人外出就医的首选地,约占全部异地就医的70%。为解决参保人员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去年8月24号,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三地率先实现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医保一卡通2.0版,三地参保人在示范区内异地就诊时,医保待遇与参保地保持一致。今年8月,吴江又率先试点,探索实现吴江参保人员赴上海就医零手续,直接持省社会保障卡或医保电子凭证在上海市联网医疗机构降比例直接结刷卡或扫码结算,免去个人垫资报销的奔波和烦恼。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4号,吴江参保人员在上海免备案直接结算5985人次,医疗费用1226.47万元,基金支付612.90万元。吴江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汝亚琛:“我们通过技术改造,使得我们上海1000多家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门诊住院免备案,这样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提高了‘沪苏同城’的质效。”

此外,在推进长三角住房公积金异地办理方面,再迈新步伐。今年5月,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服务在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正式上线,目前已进入上海、南京、合肥等19个城市。在这19个城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通过电脑登录e网通办平台,就可以在线办理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业务,真正实现了零跑腿、零材料、零等候。自今年5月至10月底,累计在线办理异地购房提取公积金业务49笔,提取金额337.43万元。

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归集贷款处工作人员刘壮志介绍:“你在线直接申报个人的信息,比方说个人的身份证、结婚信息、房屋的合同号等等,这不需要上传材料,后台通过信息共享直接来审核,审核符合要求之后,直接就将提取的公积金打入到职工个人的银行账户。”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长三角三省一市牢记嘱托,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合作事项落地见效,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上,已有120项高频事项或服务实现跨省域“一网通办”。随着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圈”还将继续扩大。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姜奇卉 王德俭 吴江台 编辑/蒋婕)

上一篇

江苏65处扬尘问题较突出 扬州问题线索数量最多

下一篇

施莱医疗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热门

    抱歉,1天内未发布文章!
广告招租 文字链广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