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以用户为中心、靠反馈迭代、用技术解决人的真实需求。
——埃里克・莱斯(Eric Ries)
10月15日,荣耀发布新一代年度高端旗舰荣耀Magic8系列和自进化AI智能操作系统“MagicOS 10”。
Magic8系列被荣耀定义为“8848巅峰旗舰”。
8848米,恰好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象征着巅峰和极限,而“8848巅峰旗舰”,也蕴藏了荣耀努力突破技术极限和实现自我超越的雄心。
从今年3月推出阿尔法战略,到荣耀400系列“回归真实”、Magic V5“释放潜能”,再到Magic8系列“自我超越”,CEO李健正在推动荣耀从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逐步向全球头部AI终端生态公司的全面转型。
荣耀在AI技术、终端形态与生态构建上的系统性突破,形成了荣耀阿尔法战略的现实支撑,而所有对于突破技术极限和“人”真实需求的平衡,均围绕“释放人的潜能”展开。
荣耀正在试图用AI自进化开启智能终端的新一轮竞局,重构并见证智能终端行业的未来走向。
从工具到个体成长伙伴
“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让AI像人类一样不断进化,更好地为人服务,成为伴随人持续成长的伙伴。”李健对荣耀AI自进化的核心目标做了精准定义。
为实现“持续成长”的目标,荣耀同步推出MagicLM-Nano端侧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随之,荣耀聚焦三项能力进化:首先是端侧大模型多模态感知、综合处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实现“看图说话”“读图写文档”“音视频理解”。
其次,该模型有能力更精准地捕捉用户上下文需求,如在对话问答中记住用户此前提到的偏好,在视频理解中关联关键信息。
第三,自动执行通过依托“继续预训练+强化微调”的两阶训练范式,配合从易到难的自主进化训练体系,端侧模型因此具备自主规划、决策甚至反思能力。
端侧AI自进化能力如此强悍,用户该如何调用?答案是借助YOYO智能体,这是荣耀端侧自进化AI技术迭代的落地载体。
荣耀MagicOS总裁孙建发指出,“传统AI助手出厂时就触达智慧天花板,而我们希望YOYO的生命从用户拿到手机时才刚刚开始。”
注意到,孙建发意之所指,其来有自:截至今年7月,YOYO仅能支持200多个场景,到10月Magic8发布时已增至3000个,三个月增长15倍。
因此很清楚,李健所称的“自进化”,可凭借YOYO智能体调用日益丰富的多场景应用能力实现;而孙建发所指的“拿到手机即开启用户个性化AI生命周期”,也因为荣耀迅猛的应用生态扩展速度,永无迭代止境。
这里或许用户会担心:自己的喜好被终端感知,个人数据会不会因此失控,引发隐私泄露风险?
事实上,荣耀在AI自进化设计时,将保护个人数据视为核心前提,这是荣耀端侧AI设计的关键原则,也是荣耀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
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强调,“用户核心隐私数据,绝对不能离开终端。”
在设计MagicLM-Nano端侧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时,荣耀贯彻了隐私安全保护原则,故而用户可以安心在手机端侧处理敏感文本信息。
事实上,MagicVL-Nano能通过轻量化视觉编码器(参数量降至1亿以内)和动态分辨率技术,在保证图像理解准确性的同时,实现低功耗端侧运行。
这避免了敏感数据上传云端的风险,又减少了设备续航压力——该模型功耗较传统模型降低40%。
李健举了一个生动例子:“住酒店时,按一下AI键,让YOYO看到WiFi密码牌和接入方式,说‘帮我接入这个Wifi’,它唰一下就连接好了,连照片都不用拍。”
这过程中的“看到”和“接入”两个动作,之所以如此流畅丝滑,实现“无感交互”,正是因为荣耀将之置于端侧执行,故而没有云端延迟感。
在“无感交互”和“有感体验”背后,实质是MagicVL-Nano的图像理解能力与YOYO自执行能力的协同。
荣耀选择从“自进化”切入,抓住了所有AI技术的核心价值——与用户共同成长。
端侧AI技术将成为用户的终身伙伴,而非仅仅是没有温度的提效工具。这也是李健在今年7月3日发布Magic V5时谈到的“陪伴用户一辈子”的最新注解。
与业界习惯于以模型参数规模自证技术能力相比,荣耀更关注大模型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其遵循“三真”原则:真材实料(用可落地的技术创造价值)、真拼实干(如影像团队1000多人和AI团队2600人深耕技术)、真心实意(在保证体验的同时控制价格)。
正是秉承研发端侧AI技术的荣耀式价值特征,荣耀才能在AI竞争中跳出参数陷阱,向着更贴近用户需求的体验进化。
终端新形态的技术伏笔
Magic8系列发布会主题是“开新局,见未来”。这所称的“新局”,是指什么?
据李健解释:“今天我们至少开了两个手机新局:一个是AI Phone的新局,由Magic8启动;第二个是机器人手机HONOR ROBOT PHONE的新局。”
李健透露的信息,从产品形态看,也远超了单一产品范畴,真正指向的是终端形态的未来演进方向。
这可看做荣耀阿尔法战略的具象化延伸。
有必要对阿尔法战略“三部曲”路径做个简单回顾:首先“打开技术边界,共创AI终端新范式”,接着“打开产业边界,共创AI生态新范式”,最终“打开人类潜能边界,共创人类文明新范式”。
此次发布会新推出的Robot Phone(机器人手机),正是“技术边界突破”的关键探索:融合AI手机“超强大脑”(魔法大模型3.0)、机器人“超强行动力”(自主移动与执行)、高清摄像机“捕捉能力”(2亿超夜神长焦+AI影像技术)。
李健透露,Robot Phone设计出发点来自今年3月巴塞罗那MWC上提到的“灵魂马车”哲学:“把对人的关爱、释放人的潜能、以及让人更快乐,有机结合起来做产品。”
比如,Robot Phone的“行动力”可用于自动追踪用户运动轨迹拍摄vlog,无需他人协助;“超强大脑”能实时解析场景信息,比如在旅行途中识别景点并播报历史背景;“高清影像”则依托Magic8已验证的技术,记录生活细节。
这些功能既解决实际需求,又传递情感价值,避免了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脱节。
李健描绘的体验无疑令人向往,但荣耀现有技术积累是否足以支撑?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影像层面,荣耀魔法视觉大模型涵盖MagicImage(面向图像)与MagicVideo(面向视频),支持图像修复、视频修改与生成、风格迁移等功能。
在硬件层,荣耀硬件工程部总裁刘洋表示,“Magic8系列支持CIPA 5.5级防抖(标准版支持5级),手持拍摄可实现2秒曝光,这是个非常有难度的技术场景。”
如此级别的防抖能力,未来可直接应用于Robot Phone的移动拍摄场景,同时还能确保画面稳定。
AI自进化能力为Robot Phone提供了“智慧核心”。
YOYO智能体已实现“感知-记忆-执行”闭环,支持3000+场景自动执行,且通过MCP协议(模型上下文协议)接入 4000个生态MCP和生态智能体。
这其实是一种“自主决策+生态协同”能力,也是Robot Phone拥有“自我行动力”的关键。
“Magic8可看作Robot Phone的前身,将为未来AI终端生态埋下种子;Robot Phone则可认为是未来版的Magic8。”李健认为,“这体现了AI终端形态从Smart Phone到AI Phone、再到Robot Phone的演进趋势。”
但眼下荣耀并没有汲汲于推出颠覆式产品,而是先通过Magic8验证AI自进化、影像能力、硬件协同的可行性,为未来形态积累技术与用户认知。
这是渐进式策略的体现,展示了荣耀的“分步探索、稳步落地”思路,既能避免新技术落地时常见的“体验脱节”问题,也促使终端形态的进化更贴近用户需求。
YOYO+生活智联实用性突破
“大家可能还没完全体会到Magic8的AI键的价值,这背后是交互方式的突破。一按AI键,手机就能看见万物(YOYO看见),帮你做想做的任何事情。”李健提到的AI键,是荣耀用AI重构用户生活方式的核心入口。
YOYO的多模态交互能力(即李健所称的“YOYO看见”)已覆盖生活多个高频场景,核心功能包括“YOYO打电话”与“YOYO视频通话”。
比如打电话时,YOYO可陪用户练习口语,纠正发音与语法错误,覆盖英式/美式发音、中英混说、主动教学等场景。
视频通话首发多模实时通话+Agent执行,实现“实时看世界”;用户在旅途、购物、用餐时,可让YOYO识别景点、商品、动植物,甚至实时翻译外文标识。
更实用的是,该功能支持5分钟物理/数字世界视频记忆,多模交互时延低于2秒,还能实现“自然对话级的实时打断”,体验接近真人交流。
此外,YOYO的自动执行能力降低了用户操作成本,解决“想干不会干、会干不想干”的繁琐任务。
比如,用户说“想买荣耀Magic8,怎么最划算”,YOYO会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自动对比优惠信息、领取可用优惠券,最终推荐性价比最优方案。
再如,发出“用滴滴和高德打车到宝安机场”指令,YOYO可同时在两个平台发起打车请求,实时比较价格、等待时间、车型选择,供用户快速决策。
还有,拍摄商家“收藏打卡送优惠”的海报后,YOYO能通过图像解析识别活动规则,自动在大众点评完成收藏、打卡、点赞操作,无需用户手动跳转APP。
作为AI生态公司,荣耀绝不限于在自己品牌和多终端设备之间做体验和服务流转。
荣耀此次推出了全品牌智联打破“设备孤岛”,拓展了AI能力的跨终端延伸空间。
Magic8系列可与苹果设备深度协同:手机拍摄的设计图能直接拖拽到MacBook,与iPhone同步验证码,也可共享Apple Watch的邮件提醒——解决“双机党”频繁切换设备的麻烦。
同时,通过MCP协议,荣耀与美的、中国移动等合作伙伴联动,实现一键控制智能家居(如远程启动空调)、一语充值话费/查询流量。
“荣耀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将AI能力彻底打通多终端的公司”,也能以开放姿态打破品牌壁垒,让用户无需关注设备归属,只需聚焦自身需求。荣耀智慧生活业务部部长林林表示,“荣耀将联合芯片厂商、应用开发者等合作伙伴,通过生态协同让跨品牌设备的配合更顺畅。”
荣耀用AI技术重构生活方式,本质是“激发用户潜能”——解决了用户“操作多品牌多终端设备”的繁琐痛点,解放了用户的个人时间。
比如,YOYO可自动记录餐食卡路里并同步到荣耀运动健康APP,健身用户无需手动输入;跨应用拖拽文字“《童年》-罗大佑”到汽水音乐图标,YOYO会自动跳转APP并执行搜索,无需复制粘贴。
对这些“小事”的优化,叠加起来就是生活效率的显著提升。
AI智能终端生态引领者
荣耀的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
阿尔法战略是这个目标的底层支撑,而AI自进化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从市场表现看,这一转型已初见成效。
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前八周,荣耀在中国市场份额回升至第五位;今年二季度,荣耀欧洲出货量同比增长42%,为TOP5厂商中增幅最大者。
Magic8系列的AI自进化和产品策略,将为这种回升势头提供全新动力引擎。
“荣耀Magic8是最爆标准版,Pro版具有友商Max版实力。”方飞表示,荣耀对待产品“一直认真实在,不是产品围着营销跑”,所有配置都基于“对用户核心基础体验绝不妥协”的原则。
在技术层面,荣耀构建了“系统级”的差异化优势。
李健将之总结为五个层面的优势:材料级(青海湖电池材料创新)、芯片级(与高通联合优化SoC性能)、操作系统级(MagicOS 10支持多智能体协同)、模型级(端侧大模型MagicVL)、用户理解级(贴近用户真实需求)。
目前, 荣耀生态MCP/生态智能体接入已经超过4000个,用户能通过“YOYO许愿池”计划直接参与功能迭代,比如用户提出“希望拍照有构图引导”,优质需求会通过“MagicOS月月焕新计划”,在月度OTA(在线更新:Over-The-Air Technology )中快速落地。
通过“用户主导进化”的创新模式,荣耀的产品才能无限贴近真实需求。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荣耀的AI生态探索没有局限于“做更好的手机”,而是通过AI自进化,将终端从“工具”升级为“生态入口”,带动整个产业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协同”演进。
事实上,荣耀“AI自进化”的目标是重构智能终端的未来,这是荣耀“开新局”的内涵,而其核心逻辑也从来就不是短期的市场策略,而是AI自进化驱动下的长期主义实践。
从端侧AI技术的突破,到YOYO智能体的“成长感”,再到Robot Phone的形态探索与全品牌智联的生活重构,每一步都围绕“释放人的潜能”展开,这与荣耀“释放潜能 自由翱翔”的品牌信仰高度契合。
“选择Magic8,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由AI驱动的全新生活方式。”李健这话,正是荣耀“重构终端未来”的终极答案。
对于行业而言,荣耀的探索提供了全新思路:智能终端的未来,不在于颠覆物理形态,而在于能否通过AI,推动科技日益贴近人的需求,成为个体“持续成长的伙伴”。
当AI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陪伴用户成长的存在时,终端行业才能真正突破现有边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荣耀的探索才刚刚开始,Magic8是AI自进化的一个里程碑,但绝非终点。
李健的表态——“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会坚定走下去”,道出了荣耀在AI浪潮中的姿态:不追逐短期热点,不沉迷参数比拼,而是以“长期主义”的耐心,推动AI技术实用化、生态化,逐步达成“成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的目标。
在这场推动终端未来的变革中,荣耀正以“开新局”的勇气,成为“见(证)未来”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