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燎原计划:AI 时代下,1000天、为 100 所学校培育 1000 名教练型教师

撰写日期:2025.5.4

这个故事的起点应该是在两年多前 ——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正式向公众发布,当你如同往日般睁开惺忪睡眼时,世界已悄然完成范式转换。

「人工智能」这个以往只出现在学术论文或科幻小说里的名词,瞬间占据所有人的对话空间。

此后每周,科技突破如潮水般涌入你的视野:文字处理工具在周一还只能帮你润色邮件,周三已进化出人类般自然的语音通话能力;

当人们还在惊叹 AI 绘制的插画时,第二周 AI 生成影视级画面就又给我们始料不及的震惊;

如今的世界,斯坦福李飞飞教授团队打造的认知宇宙模型、谷歌推出的量子芯片、DeepSeek 带来的中文世界人工智能的震撼,正将这场智能革命推向我们未曾企及的高度。

一个令全世界教育界都好奇的议题正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AI 时代下,老师的意义是什么

01 AI 时代下,教育和老师的新命题

自现代教育体系诞生以来的 200 多年里,「知识存量」始终是丈量学习深度的唯一标尺。工业文明用蒸汽动力铸造出知识体系的标准化模具 —— 印刷术将文字和信息固化进纸张,学校和老师成为「知识分发」的唯一渠道。

即便互联网将知识从学校搬到了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到的云端,但面对浩如烟海的知识库,学生依然需要依赖老师作为知识摘要和解释的角色,这种持续两百多年的模式,使「老师作为知识传输者」的观念根深蒂固。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的爆发与普及,这个价值将受到冲击。只需要向 AI 问出一个足够精准的问题,2 分钟之内备课逻辑 AI 都可以帮你写好。而改作业改卷子这些重复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再厉害的老师也抵不过 24 小时不睡觉的人工智能。当 GPT-4 能在毫秒间调取人类全部学科知识,知识本身正从稀缺资源蜕变为基础生产要素。

教育和老师的价值正在被重构:师者,将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人类情绪及情感的劳动者

当这些占据老师 80% 以上时间的工作被 AI 替代,那么,老师们 80% 的时间可以做点什么AI替代不了的事儿呢?

我们回到从小都听过,却几乎没太亲身体验过的那个形容老师的词 —— 灵魂工程师。这是人们对老师这个职业最美好的想象,也是「老师」真正的内涵。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会滋养灵魂的成长与富足?是背书、做题、考试吗?显然不是,而是用心陪伴、用爱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热情与好奇心,回归人之为人,就像水一样滋养土壤,让种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

02 教练型老师:相信人、看见人、成就人

提到教练,我们通常会想到网球教练、篮球教练、足球教练、体操教练。没错,正是他们铸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奥运冠军。

美国著名运动心理学家、网球教练蒂莫西·加尔韦(Timothy Gallwey)的《The Inner Game of Tennis》(《网球的内在游戏》),提出「自我1」与「自我2」的冲突模型,主张通过减少内在干扰、专注当下体验来释放潜能,不断超越自我,呈现最佳状态。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教练技术(Coaching)的重要启蒙和奠基之作。

所以,教练式支持的焦点不是帮当事人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心态与能力的支持,状态对了,能力有了,就能呈现最佳表现。教练的底层信念是: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拥有一切的资源、创造力、潜能达成目标,实现自我。教练的基本方法是:不带评判与建议的倾听、带着好奇的开放式提问、基于品质的欣赏认可。

那么教师如何用心陪伴,如何拥有爱的能力?这恰恰就是「教练」可以支持教师成长的地方。首先,自己富足才能给出,当老师拥有足够的心力、感受到被爱、被支持后,才有能量去支持学生。当老师们被倾听、被看见、被温暖、被滋养时,他们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滋养更多孩子生命的绽放。这是教练们能为他们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

蒲公英家庭教练中心的联合创始人 Nancy 在中美从事了十多年的青少年生涯与升学教育,陪伴了近千名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成长。她发现,把人生当做竞技场,焦虑鸡娃、疯狂抢夺教育资源、总在朋友圈晒娃成就的家长,往往养出青春期跌入心理障碍的孩子。“但我很长时间以来,面对父母的焦虑压力无能为力,只会安慰、劝说这些表面工作,实则内心抱怨家长们的固执,不懂教育。”

8年前她被朋友偶然间带去教练的课堂,认识了这门「对话与觉察的艺术」,教练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一顿饭,一杯咖啡,一次散步,一切自然而然,孩子和父母都不需要承担任何心理负担,也不用担心被扣上「有问题」「不正常」「被特殊辅导」的标签。

“作为一线教育者,当我把教练技术融合进养育场景中,我不仅能够支持孩子们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更重要的是,我和家长们的关系从敌对走向了伙伴,我更理解了他们焦虑背后过往需要被忽视的匮乏感,他们的强势背后也有无助脆弱。因而更能放下评判,为他们撑起一把伞,陪他们走进焦虑与恐惧风暴的中心,在至暗处拿到生命具足圆满的宝贝,结束内在战争。让养育的出发点从「恐惧」还原到「爱」。”

这股能量推着她成为一名教练型教育人,联合发起、设计蒲公英家庭教练培养课程(全国唯一一个国际教练联盟 ICF 认证的家庭教练培养与应用体系),发愿支持更多人成为教练,成为青春期家庭的教练。每个人都是一个支点,可以改变小家的命运与传承,而小家聚合起来就有撬动整个教育生态变革的力量。

03 点亮心光-蒲公英燎原计划

教育生态的变革需要三方合力 ——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练除了支持家庭,也需要走进学校,因为赋能一个家长改变一个家庭,而赋能一个老师,就有可能改变千万孩子与家庭。

「燎原计划」是蒲公英面向学校发起的一次教练型老师培养计划 —— 以「教练型教师培训」、「社会情感学习素养班会课」、「教练型智慧父母课堂」为三种主要方式,陪伴更多老师在 AI 时代重塑自身的新价值,联动家校社共创爱的合力

教师的状态好了,学生的状态就好,学习与班级的氛围就好,学校的气候就好,那么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是被滋养的,孩子们也会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这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

过去 5 年,我们走进了近百所学校的教育一线,从北上广深到西南腹地到宝岛台湾,从老牌名校到创新学校。

我们陪伴北京十一学校和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老师们在「全人倾听」中被深深看见、理解、欣赏、重拾心力;

支持上海致极学院的教师们在「冰山理论」的角色扮演中读懂学生的沉默,找到打开心门的钥匙;

让深圳梅沙荣誉学院的老师们从「青少年全人发展九宫系统」获得教育的中医视角,找到唤醒学生内驱力与生命力四两拨千斤的解法……

今年 4 月,我们走进了世界联合学院 UWC主办的首届国际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幸福教育研讨会,为来自世界联合学位、西交利物浦大学、德威国际高中、包玉刚实验学校、深圳蛇口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碧桂园学校、上海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北京王府学校等教育者们带来了一场教练型教师工作坊,专注在通过培养教师的三层倾听能力帮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向内探索的自省与自我认知能力

1.从“解决问题”到“唤醒潜能”:三层全息能量式倾听

第一层「自我投射式倾听:对话中习惯性代入个人经验,急于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当学生表达职业迷茫时,教师可能直接分享自身经历,或者给建议,却忽略了充分聆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深层渴望。

第二层「好奇探索式倾听」:放下评判预设,带着好奇专注理解对方。通过提问“什么对你最重要?”陪伴倾诉者看见自己的情绪、梳理价值观。

第三层「全息能量式倾听」:关注倾诉者的肢体语言、情绪波动及场域能量。心理学上说:看见即疗愈。教练深深相信每个人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向意图,当老师看见、同理学生深层的渴望与需求后,就会找到四连拨千斤的解法。

2.从“单兵作战”到“生态共建”:三大支持系统落地

教师赋能体系: 5 年打磨的教练型教师认证课程包含近百个核心方法与典型案例,北京十一学校教师通过“强有力的提问&关系系统视角”找到了解决学生、家校关系难题钥匙,被赋能老师们达 100% 愿意将学到的工具运用到生活、教学、家校的工作中,且有 95% 的老师期待有更多的教练型教师的技能学习。(UMU互动学习平台-工作坊回访调研)

家校协同网络:与吴迅中学合作的“青春期家庭陪跑项目”中,超过 90% 的家长对帮助孩子提升整体状态增加了信心,有 66.67% 的家长表示在课程中学到了知行合一的育儿方式。(吴迅中学项目-结营问卷)

社会情感课程:深圳梅沙学院引入“青少年全人发展九宫系统”,通过中医视角帮助教师唤醒学生内驱力,教师团队整体体验满意度 94.4% ,在理论与实操的结合度上达到 96.2% 的满意度。(UMU互动学习平台-工作坊回访调研)

3.从“技能传授”到“生命共振”:教育本质的回归

“当教师被真正倾听时,才知道原来我是很重要的,我的的价值观,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比教学技法更加重要,这是每个老师都需要向内探索的”一位国际学校的管理者如此评价在蒲公英的工作坊的收获。在工作坊的小组讨论中,教师们通过教练技术直面职业倦怠,一位曾想离职的教师坦言:“原来老师可以不做救火队员,可以唤醒学生自己的智慧,我终于找到了授人以渔的最佳办法”

正如蒲公英联合创始人 Nancy 所言:“教育不是移走学生的山,而是培养他们跨越山的能力。”当 AI 接管知识传输,教练型教师正成为“人类独特性的守护者”,用深度倾听守护每个生命的旷野,用专业工具激活解决问题的原生力量。这场始于对具体生命敬畏的教育革命,终将让星辰彼此辉映,照亮中国教育的未来星河。

04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教师不是教育机器中的齿轮,学生更不是只会刷题考试的机器人,他们都是有温度、有需求、渴望被看见与理解的人。

当老师们感到被支持、心力饱满了,能力提升了,那么当学生面临考试成绩、各类排名、竞赛与升学等各座大山时,老师们才能稳稳的接住学生的情绪、看见他们的深层需要、渴望,发自内心的欣赏认可他们的特质,唤醒学生本自具足的潜能与热情去解决问题,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都有天然向上与向善的力量。未来,最好的教师是教练型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是点亮生命的心灵向导。

05 加入蒲公英燎原计划,成为推动教育的浪潮

1.若你手握星火|资源型伙伴:

你是公立学校的校长/管理者,是民办教育的管理者,学校的家长领袖,或是教育机构的负责人、扎根社区的公益人——你手中紧握着改变教育的钥匙。你愿打开一扇门,让教练型教师、社会情感学习素养班会课、智慧父母课堂的火种,照亮校园的角落。

2.若你心怀长路|能力型伙伴:

你是躬身课堂的教师,是设计成长地图的课程导师,是守护家庭关系的心灵教练——你相信教育不是独行,而是用专业点燃更多生命。你愿挽起袖子,用一节沙龙、一场对话、一次倾听,陪学校走过蜕变的四季。

06 共建教练型教师学校联盟,成为时代的标杆

这里是一群由老牌名校+创新教育学校代表的围炉长谈,是北京海淀区校长与云南乡村教师的隔空击掌,是从“焦虑鸡娃”到“与孩子心灵为伴”的校园成长日记,更是所有校方组织在教育旷野中互为灯塔的证明。

教育不是独行,而是众生的共燃。蒲公英家庭教练中心「燎原计划」期待与您携手,用专业与热爱点燃每一所学校的变革之火,让教育回归人之为人,让生命本自具足的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

面对一个总是独来独往, 游离于团体之外的学生, 老师最开始不理解、无从下手。当应用二层与三层倾听后,老师听见了这位学生行为背后传达出的情绪是 —— 无力感与负罪感,同时也看见了TA底层的渴望是被尊重和对自由的向往,希望自己与众不同的热爱可以被接纳与允许。他不是要给谁找麻烦,不是故意要违反规定,只是陷在自己的渴望与外在期待不匹配的困境中,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选择独自一人。他的内心充满着矛盾和孤独。

这样一个独特且热爱自由的灵魂,被听见和看见了。老师对这名学生顿时生出了很多理解与心疼。行动上,老师可以做的是尊重他的独一无二,不必让他回到规划好的轨道,而是和他一起探索,联动他的家人一起支持他找到活出热爱的道路,走出自己生命的旷野。

和教育的底层一样,教练相信每个人「本自具足」,因此教练不「教授」,而是「唤醒」。放下小我的评判、预设、建议,带着好奇、中正,在倾听、允许、发问中去唤醒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智慧,唤醒生命向上原本的活力,唤醒内在无限的资源。

和教育人一样,教练也是心灵工作者。但教练更关注通过扬升自我生命状态(being)、核心稳定性(而非学习传授大量技巧与知识)去影响他人,真正用生命影响生命。而这正是当今教师缺少支持的地方。“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的。” 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句,是教育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老师们用热忱擦拭学生的生命星辰,却鲜少有人问:擦星星的人,是否也需要被点亮?老师们怀揣着教育的理想投身一线,但现实也常常让他们感到疲惫、消耗,为学生的成长操碎了心,无时无刻不在平衡着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期待要求…..

唯有让教师被看见、被听见、被滋养,教育的星河才能真正璀璨。所以当教练遇见教师的第一件事,不是去传授方法,而是先去支持老师心力的提升,去看见、倾听老师的需要,接住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爱、欣赏与理解。

教师不是教育机器中的齿轮,学生更不是只会刷题考试的机器人,他们都是有温度、有需求、渴望被看见与理解的人。当老师们感到被支持、心力饱满了,那么当学生面临考试成绩、各类排名、竞赛与升学等各座大山时,老师们才能稳稳的接住学生的情绪、看见他们的深层需要、渴望,发自内心的欣赏认可他们的特质,唤醒学生本自具足的潜能与热情去解决问题,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都有天然向上与向善的力量。未来,最好的教师是教练型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而是点亮生命的心灵向导。

教师托举学生的身心成长,教练托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状态好了,学生的状态就好,学习与班级的氛围就好,学校的气候就好,那么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是被滋养的,孩子们也会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这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

上一篇

劳模精神浸润企业文化,亨通集团探索民企高质量发展样本

下一篇

顶尖高校及学术团体与核桃编程共研青少年编程教育人才培养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返回顶部